|
 |
Details
: |
 |
 |
VARIOUS ISOMIKE? TESTS2007A (4-CHANNEL) [CD]
Number:
TESTS 2007A
Label:
KIMBER KABLE
Barcode:
726441555939
Released Date: 2007年2月14日
175.00
 |
 |
Track
Listing: |
 |
Track Listing & Track Note: 1. Symphonic Band A (試細節)全樂隊及形形色色的獨奏曲 / 2. Symphonic Band B (試低頻)定音鼓與低音銅管 / 3. Symphonic Band C (試反差即動態)大動態 / 4. Symphonic Band D (試音色)壯麗的感情表演 / 5. Symphonic Band E (不以為然地在結尾時演奏出Billy Boy 特別!) / 6. Symphonic Band F (試定位)響亮的樂器彈奏出柔和氣氛 / 7. Symphonic Band G 大鑼大鼓(試動態) / 8. Symphonic Band H (試音色)抒情章樂的對比 / 9. Symphonic Band I (試動態)有如狂怒之樂隊 / 10. Symphonic
Band J (試音色)輕柔的樂隊 / 11. Concert Choir A / 12. Concert Choir B (試定位)垂釣收音咪以獲得最佳中心點 / 13. Piano Concerto (試動態)緊湊之鋼琴協奏曲 / 14. Violin Concerto A / 15. Violin Concerto B (試定位)小提琴協奏曲在大房子錄音 / 16. Drum Corps 移動之軍鼓(試定位) / 17. The Plane, The Plane …… |
 |
Description: |
 |
BIG DYNAMICS「動態王4」 SACD示範級測示天碟 四聲道屏障定位錄音 供專業音響校訂使用 THIS DISC IS FOR PROFESSIONAL REVIEW ONLY Total 17 tracks and running time: 1:10:44
This disc plays on: CD Players or SACD Players
This disc contains: CD Stereo Layer / SACD Stereo Layer and SACD Surround (4-Channel) Layer |
 |
Reviews: |
 |
HI FI REVIEW (2007/5/1) Author:
馮春木
Kimble Kable開發的錄音技術
首次看見IsoMike錄音系統的巨大心形音響屏障板,是在Gramophone 2003 Award Issue的一篇報導。當時,心想:天啊,這個「大陣」好美! 我指的是視覺上。陰差陽錯,本公司還是到最近才收到採用lsoMike技術錄音的光碟。 lsoMike錄音系統,是美國高級發燒音響線材品牌公司 Kimber Kable開發的,他們引以為傲的錄音技術─又稱 lsoMike屏障分隔拾音系統。這是一個革命性的錄音系統,以多塊巨型的心形擋板分隔多支拾音咪進行定位收音,這設計是針對錄音時,聲音的互相干擾;該現象減弱原有音色的真實傳真度。 在進行四聲道錄音時,多支Newmann Ml50拾音咪會被安裝在四條架空枝架上由lsoMike擋板分開隔離。最大的心形的擋板在前方的拾音器間分隔開左右聲道;而蛋型擋板就分隔前後兩條聲道,小型的心形擋板作用是分隔開左右兩支拾音咪。每一塊擋板是用超過100多個小時搭建而成的複雜機械設計,當然其形狀和物料及擺位是經過多番實驗測試後才敲定的。大多數擋板是較易吸收中至高音頻率範圍內的聲響,不過較低的頻率聲響則較難吸收;lsoMike擋板的獨特的形狀在此發揮作用:低頻聲響抵達心型及蛋型擋板後,會沿看其表面,四方八面的游走,能量從而有效地消耗掉。 以上就是IsoMike的要訣:有效減除及阻隔外來多餘的聲音干擾,不需要的聲波不會「入咪」,讓拾音咪能更準確地接收每一個訊號細節,從此令錄音的定位層次感更準確,錄音現場的每個發聲點,在重播中準確無誤地忠實展現出來,並獲得一流的現場殘響感受;高、中音音色鮮明,低頻更富清晰度和線條感。將這組裝置局部拆除,立刻就是二聲道的IsoMike錄音系統了。 一系列的Kimbe IsoMike錄音,香港代理CNA Music取名「動態王」,實在貼切。 Ray Kimber 錄製時為增強動態表現,把錄音的電平設定得極低,情況類似十多年前Chesky的錄音。勿以為「低電平」就是全程「蚊滋咁細聲」,而是 (由於沒有用limite、compressor等限制天然動態的儀器)細聲時細到近乎不可聞,大聲時震耳欲聾!真正的發燒友都懂得欣賞這種錄製方式,因此只有如此,才能展現出現場一樣的真實感。據說,能夠有如此大動態,也跟lsoMike錄音系統的極低訊噪有極大關係。 lsoMike唱片的灌錄地點和人員,Ray Kimber就地取材,選了他的家鄉(猶他州)的Weber州立大學的音樂廳,由該校師生又奏又唱。類型多樣化,從鋼琴獨奏到大型器樂協奏曲(鋼琴、木琴)都有,亦有吹管大樂隊、Drum Corps、合唱、古典室內樂、爵士樂,甚至電子音樂,真是式式俱備。這一系列名為"Tests"的碟,有一句話印在封面:「這張碟只供專業review用途」。我想有二重意義:一是效果極HiFi,二是旨在「聲音」表現不在音樂本身。最早的"Tests"碟收錄(多至)44段,Kimber收到feedback,發燒友認為太「短癮」,廠方從善如流,在最近出版的兩張 (Tests 2006及Test2007A)俱「只有」17段,每一段的播唱時間相應長些。 學生演出的部份,由於是業餘,大家不要有太高的「藝術性」期望。但留意有一隊弦樂四重奏是專業的:Fry Street Quartet,他們是 Weber州立大學的「駐校藝術家」。因此凡舉是弦樂四重奏的選段,我聽得特別眉飛色舞!
|
|
音響技術 (2007/4/1) Author:
李?偉
錄音師Ray Kimber亦對這個錄音人陣法掌握得越來越好
Kimber Kable自2005年起先後推出過幾張以自家發明的lsoMike錄音系統錄製的示範試音碟,如果閣下一直有捧場,不難發現他們的錄音動態強勁之餘,音色還相當之清純,令人想起音響名器Cello的音色,而錄音師Ray Kimber亦對這個錄音人陣法掌握得越來越好,於是錄音的目標一次比一次高難度,剛評論過的《lsoMikeTests2006》走到足球場錄音,這張《lsoMikeTests 2007A》更牛刀小試錄了一小段飛機於遠處飛過的聲音。 今次碟中共有17個試音段,主要以交響樂為主,再加幾首鋼琴及小提琴協奏曲,不像過往只偏重合唱團的錄音了,但大家依然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碟內每cut仍採用低電平錄音去捕捉每一個細微的動態所以要十分小心去調校音量。頭一段樂章只是作熱身罷了,到第二首以定音鼓及銅管樂器演奏的作品才正式開始展示lsoMike的真正實力,尤其是最後分多鐘的動態頗具氣勢,為何用「頗具」呢?因為接著出場的兩首《Symphonic Band C及D》的動態更為驚人。第9段的兩分半鐘充滿爆炸力,猶如狂風掃落葉。還不夠喉的可聽聽第16首《Drum Corps》打到入心入人肺的擊鼓聲,低音愛好者必定過足癮!
|
|
 |
Customer
Reviews: |
 |
|
Thank you to write
review and rate this product :
|
|
|
|
|
|
|
》TU-8200
nn-
suggestion- Lionel Wong at Aberdeen, Hongkong
|
|
|
|
|
|
|
|
|